2017年7月29日星期六

摘录和点评:再见,百丽:老兵不死,他们只是渐渐凋零

原文引用:
"谈到百丽成功的秘诀时,往往不会离开它的多品牌战略。比起单一品牌,多品牌战略可以根据不同阶层的客户进行定位,将高端品牌与低端品牌区分开来,有利于维护品牌形象。不过,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,百丽旗下的各品牌产品差异化非常小。 因此,百丽的多品牌战略出发点,与其说是品牌互补,不如说是渠道控制。 通过多品牌矩阵,百丽加大了在国内鞋业的布局,扩充了它零售连锁能力,牢牢控制了百货商场,也就牢牢控制了中国女鞋业的中高端市场。 在电子商务还没发展起来,只存在街边店与百货商场两个消费场景的中国,这种铺货模式是天下无敌的,因为消费者只能接受这些选择,买什么完全由百丽说了算。从1991到2011的20年,受益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,百丽的业绩自然跟着起飞。 在这个消费场景里面,百丽通过渠道控制建了一条很深很宽的护城河。 但是,电子商务的冲击无异于在这条护城河上建了一座桥,这条护城河成了摆设式的"马其诺防线"。 在线上,消费者能很快与众多的品牌见面,这个时候,不再是品牌告诉消费者买什么,而是消费者自己决定买什么。价格的透明加剧了竞争,百丽产品的性价比立即大打折扣。 说百丽反应不灵敏,没有发现这一消费场景显然是不公平的。百丽是较早大力介入电商的国内零售品牌。2011年7月百丽设立了优购网,一度被认为是垂直B2C典范。同时它在天猫等电商平台上也有布局。但是,庞大的线下终端让百丽在电商业务上一直迟疑,长期以来百丽的电商平台只是用来清理过季款。 而就在百丽在电商上犹疑不决时,面对经济下行和电商冲击,线下另一个业态——购物中心正在兴起,这进一步吸走了百货商场的客流量,减少了随机性消费。而在购物中心这个新业态里,有国外品牌的入驻,有国内新品牌的兴起,百丽再无法像原来的百货渠道那样拥有话语权了。 截至2017年2月,百丽在中国大陆拥有超过2万个自营网点,其中鞋类1.3万个网点,在消费场景不断切换的大环境下,百丽正应了那句"船大难掉头"。"

原文请见:再见,百丽:老兵不死,他们只是渐渐凋零

摘录时间:July 29, 2017 at 08:40AM

By GoldenRunner,via Instapaper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